
振动机械用FAG调心滚子轴承工况及后缀含义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9-10 1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振动机械用FAG调心滚子轴承在振动机械中的运行工况用于筛分物料(根据粒度分离固体物料)的振动筛和其它振动机械如压路机和带锯等都是承受高应力的设备。
振动机械用FAG调心滚子轴承工况及后缀含义
【概要描述】振动机械用FAG调心滚子轴承在振动机械中的运行工况用于筛分物料(根据粒度分离固体物料)的振动筛和其它振动机械如压路机和带锯等都是承受高应力的设备。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9-10 10:00
- 访问量:
振动机械用FAG调心滚子轴承在振动机械中的运行工况用于筛分物料(根据粒度分离固体物料)的振动筛和其它振动机械如压路机和带锯等都是承受高应力的设备。
安装在这些设备激振器单元里的滚动轴承,必须能承受重载、高速以及加速度和离心力。这些应用的工作环境大多非常恶劣,如污染和潮湿。FAG的特殊调心滚子轴承是针对振动机械工况而开发的,在实际应用中获得巨大成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滚动轴承的保持架必须能够承受由高径向加速度产生的作用力。在更恶劣的工况下,可能还要承受由轴向加速度产生的作用力。
偏心块的旋转,会造成旋转轴的挠曲以及轴承内部的相对滑动。这会增加摩擦,从而导致轴承工作温度升高。特殊调心滚子轴承的动态调心能力可达0.15°。如果需要提供更大的调心能力,请联系舍弗勒集团的工业应用工程师。FAG特殊调心滚子轴承的基本设计振动机械用FAG特殊调心滚子轴承系列为223,其主要尺寸符合E DIN 616: 1995-01和ISO 15标准。针对在振动机械中产生的特殊应力, FAG提供了带后缀T41A或T41D的特殊调心滚子轴承,其说明见1.5节。
通过对轴承横截面的最大化利用,X-life调心滚子轴承223-E1系列具有非常高的承载能力。对于振动机械,目前可提供的X-life系列调心滚子轴承内径可达220 mm。1.2.1 X-life 223..-E1-T41A(D)系列调心滚子轴承E1设计的FAG调心滚子轴承内圈无挡边,具有非常高的承载能力。FAG为振动机械设计的带后缀T41A或T41D的特殊轴承223..-E1系列也有这个优点,见图1。这是新的FAG标准设计,适用于轴承孔径从40 mm到150 mm(孔径系列08到30)的轴承。
相关新闻

2023-08-30
1.接触疲劳失效
接触疲劳失效系指轴承工作表面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而产生失效。接触疲劳剥落发生在轴承工作表面,往往也伴随着疲劳裂纹,首先从接触表面以下大交变切应力处产生,然后扩展到表面形成不同的剥落形状,如点状为点蚀或麻点剥落,剥落成小片状的称浅层剥落。由于剥落面的逐渐扩大,而往往向深层扩展,形成深层剥落。深层剥落是接触疲劳失效的疲劳源。
2.磨损失效
磨损失效系指表面之间的相对滑动摩擦导致其工作表面金属不断磨损而产生的失效。持续的磨损将引起轴承零件逐渐损坏,并终导致轴承尺寸精度丧失及其它相关问题。磨损可能影响到形状变化,配合间隙增大及工作表面形貌变化,可能影响到润滑剂或使其污染达到一定程度而造成润滑功能完全丧失,因而使轴承丧失旋转精度乃至不能正常运转。磨损失效是各类轴承常见的失效模式之一,按磨损形式通常可分为常见的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磨粒磨损系指进口轴承轴承工作表面之间挤入外来坚硬粒子或硬质异物或金属表面的磨屑且接触表面相对移动而引起的磨损,常在轴承工作表面造成犁沟状的擦伤。硬质粒子或异物可能来自主机内部或来自主机系统其它相邻零件由润滑介质送进轴承内部。粘着磨损系指由于摩擦表面的显微凸起或异物使摩擦面受力不均,在润滑条件严重恶化时,因局部摩擦生热,易造成摩擦面局部变形和摩擦显微焊合现象,严重时表面金属可能局部熔化,接触面上作用力将局部摩擦焊接点从基体上撕裂而增大塑性变形。这种粘着——撕裂——粘着的循环过程构成了粘着磨损,一般而言,轻微的粘着磨损称为擦伤,严重的粘着磨损称为咬合。
3.断裂失效
进口轴承轴承断裂失效主要原因是缺陷与过载两大因素。当外加载荷超过材料强度极限而造成零件断裂称为过载断裂。过载原因主要是主机突发故障或安装不当。轴承零件的微裂纹、缩孔、气泡、大块外来杂物、过热组织及局部烧伤等缺陷在冲击过载或剧烈振动时也会在缺陷处引起断裂,称为缺陷断裂。应当指出,轴承在制造过程中,对原材料的入厂复验、锻造和热处理质量控制、加工过程控制中可通过仪器正确分析上述缺陷是否存在,今后仍必须加强控制。但一般来说,通常出现的轴承断裂失效大多数为过载失效。
4.游隙变化失效
进口轴承轴承在工作中,由于外界或内在因素的影响,使原有配合间隙改变,精度降低,乃至造成“咬死”称为游隙变化失效。外界因素如过盈量过大,安装不到位,温升引起的膨胀量、瞬时过载等,内在因素如残余奥氏体和残余应力处于不稳定状态等均是造成游隙变化失效的主要原因。
1.接触疲劳失效
接触疲劳失效系指轴承工作表面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而产生失效。接触疲劳剥落发生在轴承工作表面,往往也伴随着疲劳裂纹,首先从接触表面以下大交变切应力处产生,然后扩展到表面形成不同的剥落形状,如点状为点蚀或麻点剥落,剥落成小片状的称浅层剥落。由于剥落面的逐渐扩大,而往往向深层扩展,形成深层剥落。深层剥落是接触疲劳失效的疲劳源。
2.磨损失效
磨损失效系指表面之间的相对滑动摩擦导致其工作表面金属不断磨损而产生的失效。持续的磨损将引起轴承零件逐渐损坏,并终导致轴承尺寸精度丧失及其它相关问题。磨损可能影响到形状变化,配合间隙增大及工作表面形貌变化,可能影响到润滑剂或使其污染达到一定程度而造成润滑功能完全丧失,因而使轴承丧失旋转精度乃至不能正常运转。磨损失效是各类轴承常见的失效模式之一,按磨损形式通常可分为常见的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磨粒磨损系指进口轴承轴承工作表面之间挤入外来坚硬粒子或硬质异物或金属表面的磨屑且接触表面相对移动而引起的磨损,常在轴承工作表面造成犁沟状的擦伤。硬质粒子或异物可能来自主机内部或来自主机系统其它相邻零件由润滑介质送进轴承内部。粘着磨损系指由于摩擦表面的显微凸起或异物使摩擦面受力不均,在润滑条件严重恶化时,因局部摩擦生热,易造成摩擦面局部变形和摩擦显微焊合现象,严重时表面金属可能局部熔化,接触面上作用力将局部摩擦焊接点从基体上撕裂而增大塑性变形。这种粘着——撕裂——粘着的循环过程构成了粘着磨损,一般而言,轻微的粘着磨损称为擦伤,严重的粘着磨损称为咬合。
3.断裂失效
进口轴承轴承断裂失效主要原因是缺陷与过载两大因素。当外加载荷超过材料强度极限而造成零件断裂称为过载断裂。过载原因主要是主机突发故障或安装不当。轴承零件的微裂纹、缩孔、气泡、大块外来杂物、过热组织及局部烧伤等缺陷在冲击过载或剧烈振动时也会在缺陷处引起断裂,称为缺陷断裂。应当指出,轴承在制造过程中,对原材料的入厂复验、锻造和热处理质量控制、加工过程控制中可通过仪器正确分析上述缺陷是否存在,今后仍必须加强控制。但一般来说,通常出现的轴承断裂失效大多数为过载失效。
4.游隙变化失效
进口轴承轴承在工作中,由于外界或内在因素的影响,使原有配合间隙改变,精度降低,乃至造成“咬死”称为游隙变化失效。外界因素如过盈量过大,安装不到位,温升引起的膨胀量、瞬时过载等,内在因素如残余奥氏体和残余应力处于不稳定状态等均是造成游隙变化失效的主要原因。